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出塞》教学设计
时间:2020-08-21 浏览量:
《出塞》》片段教学设计
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张丽伟
【片段内容】四年级上册《出塞》首联颔联
【设计理念】《出塞》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感时之篇,它通过月照边关时戍边士卒思慕良将的强烈感情和报国建功愿望的抒发,抨击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边将无能,致使边衅四起的现实,表现了诗人诚挚的爱国热忱。“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意是一轮明月挂在边关上空,令人不禁想起国力强盛、边防巩固的秦汉时代。然而,现在明月如故,雄关依旧,边塞的形势却今非昔比,只看见部队不断开往塞外,却不见他们凯旋归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准备】PPT、基本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上节课,我们知道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还有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古代的文人墨客都有据诗作画,或在画旁作诗的喜好。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哪些景物呢?
生:明月、阴山
师一边板画明月、阴山,一边讲解: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古以来就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阴山的这一边是可爱的家乡,阴山的那一边则是骑着胡马的侵略者。再来看看明月,明月在古诗词中常被诗人吟咏。我们来回顾一下,你都学过哪些描写明月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句呢?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苏轼的——
生:《水调歌头》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王安石的,是吧?看一看,明月在古诗词中反复被诗人吟咏,那都是为了表达同一个主题,那就是——
生:思念家乡
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不能)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生齐读)
师:从秦朝到汉朝再到唐朝,经历了多少年?(八百多年,将近一千年)
Ppt出示
秦朝——————汉朝——————唐朝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618年
6、师:将近一千年过去了,明月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时光穿越千年,不变的是什么?(明月,边关)
在遥远的边塞,还有什么没变?(引导说出,还有战争没变)
这就是边塞的战争,出示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战争的残酷,守关将士的痛苦)
师:变的是什么呢?变的是戍守边关的士兵们啊,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戍守的边关又是怎样的边关呢
(播放边关景色,师讲解:黄云千里、白日昏暗、北风吹雪、飞沙走石,戍边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军打战的,这些咽喉重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外敌的入侵。看完这段资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师:是呀,除了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这些,还有他们所处的边关离自己的家乡还很——(生)遥远
师:你能用诗句告诉我吗?
生: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哪些重点字、词可以看出?
生:万里、长征
师:万里是离家万里,长征是长途跋涉。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一生读)
师:其实,这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通过品悟重点字词来体会诗句的意思。同学们试着朗读一遍。
师: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他们离家万里,长途跋涉来到边关,有多少人回去了?(指名说,引出“人未还”)
师:一个“人未还”包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呀!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时曾将士兵戍边的时间从1年延至3年,后又从3年延至6年,最后竟从6年延至9年。你说,戍边的战士还有可能回到家乡吗?
生:不可能
师:是啊,根本不可能,所以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士兵,面对这样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生:他们可能在想着家乡白发苍苍的双亲。
师:是的,思念亲人是人之常情。
生:他们可能在想:家乡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师:身在边关,心在家乡。那么戍边战士的双亲,他们望着一轮明月,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呢?(出示练习:白发苍苍的双亲,拄着拐杖,————————————————)
生:他们会想:我的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和我们团聚呢?
师:是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想追问一下:老人家,为何如此伤感呢?能用诗中的语句来回答吗?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我们可以改一改,“万里长征谁未还?
7、师: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又在做什么呢?
(出示: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__________________)
(师指名说)
师: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儿的时候,你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
(引出对战争的痛恨;愤怒)
三、拓展延伸,感受期盼
1、师:你们看,诗歌的美就在于把最平常的语言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从而展现出一种神奇的美。王昌龄就是在明月、边关这么平凡的字眼中向我们传递了信息。俗话说,国难思良将,今年在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之际,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义无反顾的奔走在前线,振奋了国人的心,同样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也在盼望、他们在盼望谁呢?下节课再聊。
【板书设计】
出 塞
王昌龄
明月 边关 悲
【教学反思】在这四句诗中,最难懂的是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画面,明白朝代的顺序。在读中体味景物虽然没变,而朝代却已更迭,悟出战争一直没有休止。在教学第二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以读促悟,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远,猜想“人未还”的缘由,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连年的征战给人带来痛苦与无奈之情。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推开,畅所欲言,把诗人的情感和诗句融为一体,突破了难点。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对于前两行诗的挖掘还不够深,学生对于战争的时间长还不够理解,因此在感情的升华上还不够。再者,讲得比较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还要再加强学习,多磨课,才能出好课。